天籁之音可遇不可求,偶尔得之,便生出内心的喜欢。
即使是凛冽的朔风横扫大地时发出的声音也令人生喜。从前冬天的西北风特别癫狂,把旧居老屋吹得处处作响,纸糊的窗户如同老人熟睡的呼噜,听着倒也有趣。朔风灌进故乡苏州一条条幽深的弄堂,便如吹响了一支长长的洞箫。天籁之声除了风声,举凡鸟鸣、蜂喧、犬吠、鸡啼……都令人向往,真想与这些声音为邻,时时谛听,心境是何等地宁帖啊。
有一种天籁是水声。许多风景区都有“听雨轩”之类的建筑,倘若再植几丛芭蕉,让雨声有了可爱的伴侣,那么“听雨轩”就更加名副其实。我喜欢雨打芭蕉之声,忽大忽小、时急时缓的雨点打在肥大的芭蕉叶上,可以引出许多美妙的拟想。
曾在峨眉半夜听水声。下榻于清音山庄,导游告知我们,在此居住,碰巧能听到猿鸣的清音。想到“猿鸣三声泪沾裳”的悲凉,于是仄耳细听,却是没有听到半声,只有山涧迂回曲折的鸣声,时而訇然而作,时而潺然有致,一宿未歇,乃悟得真正的清音哪里是猿鸣,明明是涧鸣嘛。峨眉名山,到处是巨石山涧,水流奔腾而下,猛击巨石,大可用“昆山玉碎凤凰叫”来形容。我们上山之时正值深秋,山下细雨蒙蒙,山腰变成雨夹雪,山顶则大雪纷飞一片皑皑也,一座大山蓄了那么多雨雪,形成飞瀑和奔流,奏出了水声多重奏,在此听水真乃一大享受也。
峨眉涧瀑的确很壮观壮听,与船过瞿塘峡有得一比。回想当年三峡之旅,宽阔的长江奔腾而过狭窄的夔门,犹如千军万马涌入杀来,那一种声响端的是惊心动魄啊,可以比拟的唯有黄果树及壶口瀑布。
听过名山大川水声轰鸣,回过头来品赏江南溪流的细腻叮咚之声,也别有韵致。居处江南腹地的无锡人喜欢欣赏春申涧的水声,逢上夏秋之际,地处惠山的春申涧总会给你演奏一曲水声之美韵,水不大,却蜿蜒循涧道而下,在“春申君饮马处”蓄满一池澄碧,再徐徐流淌到山下,一路皆跌宕的石级,便碰撞出潺潺的清响,回荡在山谷里,闻之悦耳舒心。
且慢,就在春申涧不远处有个寄畅园,那里有一景观名“八音涧”,幽深的假山洞起落有致、光影明灭,却有溪水从高处向低处流淌,击响石阶,发出或高或低的音响。前人乃忽发奇想,拟想着流水的音韵,恰成八个音阶,遂将这处名之“八音涧”。我多次前往仄耳细品,拟想着一支支优美的乐曲,流连忘返,便又联想到曾在宜兴太华山下的乾元村品赏到的数里跌宕山涧流水声,一边是竹山竹海,一边是高低起伏的村舍,两者夹着的一道长涧流水淙淙,整个山村被这动听的水声迷醉。
吴翼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