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秦岭,杨小健. 信息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江苏科技信息, 2019, 36(9): 68-71. |
[2] |
马晓丹,刘畅,高云丽,曹洪军,朱景福,高军. 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J]. 江苏科技信息, 2019, 36(7): 52-54. |
[3] |
双文元,许晓青.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研究[J]. 江苏科技信息, 2019, 36(6): 54-56. |
[4] |
李晓光,刘士臣,杨东红,叶之慧,赵笺龄. Seminar教学法在口腔正畸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J]. 江苏科技信息, 2019, 36(5): 71-73. |
[5] |
洪骏. 有效供给下的研究生教育改革[J]. 江苏科技信息, 2019, 36(4): 60-63. |
[6] |
高楠. 独立学院产学研协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影响因素分析[J]. 江苏科技信息, 2019, 36(1): 63-65. |
[7] |
卢冰原. "虚拟项目"驱动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 江苏科技信息, 2018, 35(9): 10-12. |
[8] |
杨向阳, 童馨乐. 财经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 江苏科技信息, 2018, 35(7): 43-45. |
[9] |
高井祥, 张书毕, 马朋序. 在企业实践中提升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思考[J]. 江苏科技信息, 2018, 35(7): 46-48. |
[10] |
宫新栋, 杨平, 王元纲. 协同创新环境下高校在研究生工作站产学研合作中的角色定位[J]. 江苏科技信息, 2018, 35(5): 54-56. |
[11] |
杨燕艳. 基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计算机学生工作室"为例[J]. 江苏科技信息, 2018, 35(35): 35-37. |
[12] |
夏志杰, 高圣国. 基于CDIO的经管类研究生"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江苏科技信息, 2018, 35(32): 40-43. |
[13] |
汤小华, 潘纪明, 易先忠. 高校招生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研究[J]. 江苏科技信息, 2018, 35(32): 53-55. |
[14] |
陶欣荣, 陶慧慧, 葛德永. 注重培养研究生科研素质的"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方法探讨[J]. 江苏科技信息, 2018, 35(32): 56-58. |
[15] |
李茜, 张荣贵. 新形势下依托科研平台提高中医学研究生科研素质培养的新思路[J]. 江苏科技信息, 2018, 35(3): 38-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