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荔枝丰收,全运会赛事活动宣传茂名荔枝品牌,让外界更加认识茂名荔枝品质,茂名荔枝一定会卖得更好、卖得更远。”十五运会首个群众比赛决赛定向项目在广东茂名举行,让高州根子镇柏桥村种植大户何金明享受到“全运红利”。
“我已经购买了许多荔枝特产快递回家。感受到中国荔乡特色,我会向朋友推荐茂名。”山东队队员黄笑涵说。
这样的场景时时出现在十五运会群众比赛的赛场上,体育也通过赛事发挥出多元价值,实现全民共享办赛的实惠。
体育+文化
让体育精神直入人心
在山东泰安岱庙景区,来自河北唐山的刘建学惊喜地发现,游览的同时,还能观看到精彩的象棋比赛。这是全运会间隙举行的“以棋会友”象棋赛事进景区活动,象棋大师许银川和正参加十五运会象棋预赛的浙江队世界冠军金海英、开滦体协象棋大师程龙、山西队象棋大师董波与现场棋迷和游客展开“智慧交锋”。“没想到来泰安旅游,还能遇到大师下指导棋,真是非常幸运。”刘建学直言“没白来”。当天,刘建学和许多游客还一起见证象棋文字书法作品棋具发布,参观了“博弈:象棋文化与体育精神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体育在这里巧妙融合,直入人心。
一场惠及当地桥牌爱好者的普及推广活动也同样精彩。男子团体赛(业余组)北京队领队、中国桥牌协会高级讲师何志洪为桥牌爱好者普及桥牌文化、讲授桥牌理念和规则。课后进行了一场小型双人赛,大家体验了桥牌运动的竞技比拼。当地桥牌爱好者张义山说:“学习桥牌最大的体会是这是一项公平、益智的智力运动,非常适合各年龄段的人参与。”
文化赋能,助力讲好体育故事,全运会提升了体育文化的社会感召力、影响力和凝聚力。
体育+旅游
全运为媒引客来
在十五运群众比赛中国式摔跤资格赛举办地河南开封,以摔跤为纽带,打开“赛事+文旅”模式——游客可探访开封市中国式摔跤协会训练基地,观摩跤手们的日常训练,深度体验“中国跤”的独特魅力,还能走进清明上河园,在蹴鞠表演中感受宋代体育的繁荣;赛事之外,开封的文旅资源更令人流连,包公祠的浩然正气、大相国寺的禅意古韵、万岁山武侠城的武术展演,以及“二鬼摔跤”“石锁上拳”等非遗技艺,无不彰显中原武术的深厚底蕴。以赛为媒,开封将体育竞技与宋文化、武术传承深度融合,打造出“跟着赛事去旅游”的典范。
在湖南岳阳,伴随着群众比赛女子篮球项目(A组)预赛,以篮球为媒,串联起岳阳楼、洞庭湖等文旅地标,打造“体育+文旅”沉浸式体验,助力擦亮岳阳城市名片。人们在女篮赛场的呐喊声中,在洞庭湖的波光潋滟里,在古城与现代的交织处,感受城市的激情与诗意。
全运会群众比赛持续点燃人民群众的体育运动热情,并通过体育赛事的溢出效应,进一步促进体育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体育+商业
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以赛引流,以赛促流。全运会群众比赛无疑为地方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乘数效应,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和“新引擎”。
十五运会群众比赛足球项目七人制男子乙组举办恰逢端午节前,佛山借势推动赛事和群众体育活动热度叠加,拉动文旅等各项消费。今年端午假期,佛山共接待游客206万人次,同比增长46%;实现旅游收入超10亿元,同比增长49%。
茂名以首金效应为支点,撬动群众体育新生态。荔枝季期间,谋划在全国首个荔枝主题高速服务区——包茂高速柏桥服务区建设“荔枝主题体育公园”,将定向越野赛道与荔枝采摘园结合,打造“白天摘果、夜晚观赛”的融合发展新场景。茂名还将设计“观赛+旅游”线路,串联吃住游购娱全产业链,形成“春赏花、夏玩海、秋徒步、冬避寒”的全季产品链。
随着十五运会的流量涌入,各地以举办赛事为契机,借势扩大体育赛事的积极影响,大力培育发展“体育+”新业态,通过赛事活动激发城市活力、促进城乡消费、扩大城市影响,持续擦亮城市名片。 (记者 部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