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论文推荐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非同质化代币在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中的应用及其挑战
郭炯
2025, 22 (1): 1-6.  
摘要83)      PDF (2292KB)(281)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加速发展,非同质化代币(NFT)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文章深入探讨了NFT在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LAM)行业中的应用以及区块链技术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创新传播的途径,有助于探索区块链技术在文化遗产领域的创新应用,为LAM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新的思路。首先,文章概述了区块链技术的基本特性和其在NFT发展中的关键作用,阐释了NFT的独特属性及其在确保文化资产真实性和所有权方面的重要作用。其次,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了NFT在LAM行业的应用模式,展现了NFT在提高大众参与度、增强用户体验以及为行业机构带来营收方面的潜力。最后,探讨了NFT在LAM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风险和挑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无线光通信系统的传输与接入问题研究
杨树军
2022, 19 (9): 1-3.  
摘要809)      PDF (1127KB)(1884)   
基于科技的持续发展和时代的不断进步,我国通信领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作为一种新的宽带技术,无线光通信技术能够实现自由空间的光通信,从而有效地打破了以往有线通信受到的区域或空间制约。无线光通信技术满足了现代化网络通信与移动设备传输信号的需要,从而深入地推动了我国通信领域的进步和发展。为此,文章主要分析了无线光通信系统的组成、优势和缺陷、无线光通信的传输技术和接入技术以及无线光通信的传输、接入需要注意的问题。
5G在城轨无线专网中的应用探索
陆海亭, 付保明, 梁志正, 孙春洋
2022, 19 (9): 10-12.  
摘要245)      PDF (1177KB)(1608)   
5G是具有大带宽、低时延及广连接特点的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技术,是实现人、机、物互联的网络基础设施。文章简介了5G技术概况,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无线专网的各类业务需求,展望了城轨各类业务在5G三大应用场景中的具体应用,探讨了5G在城轨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认为5G必将在城轨无线专网中得到广泛应用。
无线传感器网络成对节点同步方法研究
贾润亮
2022, 19 (9): 13-15.  
摘要165)      PDF (1124KB)(1526)   
作为智慧物联网的关键技术支撑,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实践应用时,应利用时间同步将一致性的参考时间标准提供给节点,从而使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所获取的数据具有较高的精确性。文章主要介绍了经典点对点双向型同步算法、单向型贝叶斯估计同步算法两种不同的算法,设置相应的实验工况,开展实验数据分析工作,以此来对照研究两大算法是否实现了同步,并分析同步效果优越性。结果发现两种不同算法均达到同步,但是单向型贝叶斯估计同步算法更优化。
地球站中频切换系统改造
岳犇
2020, 17 (22): 1-2.   DOI: 10.0002/1672-6944-219
摘要210)     
广播电视信号处理阶段,按照相关标准信号处理链路上的每台设备都需要有独立的设备系统,但是在实际问题的处理上两套系统需要做到快速准确的切换。传统的人工操作在反映时间和准确度上无法满足要求,因此需要引入中频信号的切换系统。文章以湖北地球站中频切换改造为例,介绍了构造中频切换的一种新思路。
微波通信系统发射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究
蒋开朗
2020, 17 (4): 1-2.   DOI: 10.0002/1672-6944-1628
摘要259)     
微波通信技术在各个领域中被广泛运用,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微波通信系统呈现出高效率、低成本的发展趋势,推动我国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微波通信系统的发展中,对微波通信质量和效率有着直接影响的是发射机,要想实现微波通信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需要注重微波通信系统发射机技术的运用。文章分析微波通信系统的发射机技术,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5G时代电信运营商的渠道发展策略研究
黄开宇
2020, 17 (23): 3-4.   DOI: 10.0002/1672-6944-137
摘要261)     
对运营商而言,在2G、3G和4G时代依靠人口红利,只要发展更多的分销渠道,就能带来更多的用户使用电信网络,从而实现盈利。5G时代到来为运营商渠道带来新的发展契机,运营商应顺应时代变革要求,文章围绕客户消费体验重新制定渠道策略,充分发挥渠道自身禀赋优势、打破线上线下渠道协同壁垒,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综合通信信息服务,提升渠道整体的竞争力,通过客户的保有和价值提升来实现企业与客户的双赢。
“互联网+”背景下杭州高校学生校园贷现状调查研究
孙梦, 房启全
2020, 17 (22): 22-28.   DOI: 10.0002/1672-6944-228
摘要183)     
"互联网+"的风行和互联网在校园的普及以及互联网与金融行业在校园内的耦合出现了"校园贷",它是一个网络贷款平台。为研究在杭高校学生校园贷的情况,采用"互联网+"环境下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选取经济情况、消费欲望、金融知识、风险意识和征信意识作为五个主要影响因素,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logistic回归模型做实证分析,将它们作为自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得到5个因素与是否选择校园贷概率的密度图。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按照5%的置信水平对所得结果与实际结果的偏差程度进行检验,可得上述5个因素对学生是否选择校园贷影响是显著的。最后在所得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净化"互联网+"时代的校园贷生态环境,维护社会和金融市场稳定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