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下载文章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两年内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我国公共数据开放平台现状及提升路径
万鑫淼
2025, 42 (1): 55-58.  
摘要32)      PDF (1157KB)(342)   
公共数据本身具有巨大的价值,公共数据开放平台是发挥公共数据价值的媒介。我国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建设还不够完整和规范,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文章基于国内学者研究及相关数据并结合实际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对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建设现状和公共数据开放平台研究现状进行阐述,发现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存在法律法规不完善、区域发展不平衡、平台利用程度低和平台建设不规范问题,提出公共数据开放平台需加强立法,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提升公众数据认识,加快人才培养;以需求为导向开放高质量公共数据;明确数据开放范围,完善平台功能提升路径,促使我国公共数据开放平台更好地可持续发展。
非同质化代币在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中的应用及其挑战
郭炯
2025, 22 (1): 1-6.  
摘要83)      PDF (2292KB)(281)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加速发展,非同质化代币(NFT)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文章深入探讨了NFT在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LAM)行业中的应用以及区块链技术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创新传播的途径,有助于探索区块链技术在文化遗产领域的创新应用,为LAM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新的思路。首先,文章概述了区块链技术的基本特性和其在NFT发展中的关键作用,阐释了NFT的独特属性及其在确保文化资产真实性和所有权方面的重要作用。其次,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了NFT在LAM行业的应用模式,展现了NFT在提高大众参与度、增强用户体验以及为行业机构带来营收方面的潜力。最后,探讨了NFT在LAM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风险和挑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基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构建与实践
王靓亮, 和正华
2025, 42 (1): 115-119.  
摘要49)      PDF (1056KB)(268)   
文章基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高校图书馆的作用,分析了当前高校图书馆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给出了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改革与发展策略,包括加强馆藏资源整合、建设特色学科资源,强化信息素养教育、建设嵌入合作课程,强化基础阶段服务、满足高阶个性需求,建立专题研究空间、加强学术交流协作,建立联合培养模式、全程跟踪学科服务等,以期助力高校图书馆实现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服务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基于STM32与ST25DV的智能NFC卡片设计
朱道恒, 唐一兵, 李晓玉
2025, 22 (1): 45-50.  
摘要37)      PDF (5716KB)(265)   
针对日常生活中使用的NFC卡片存在功能单一、安全性不高、与智能设备兼容性差等问题,文章基于STM32L051单片机和ST25DV芯片开发了一款智能NFC卡片。相关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NFC卡片能集成多张独立卡片的功能,不仅支持IC卡的模拟、复制和刷卡功能,而且用户可通过App完成个性化的定制。在安全性方面,该卡片能保证用户的隐私数据安全。该设计可以为IC卡片在未来的多样化和智能化开发提供有益参考。
人工智能赋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智慧教学平台设计
杨佳, 孙明丽
2025, 22 (1): 28-31.  
摘要61)      PDF (1056KB)(244)   
文章应用深度学习、生成对抗网络和Transformer等技术,设计并构建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智慧教学平台,实现了个性化教学、创新项目推荐及课程内容的语义匹配。平台通过卷积神经网络构建学习者画像,利用生成对抗网络生成创新项目并基于Transformer模型进行课程内容推荐。高并发测试表明,该平台具有稳定性、响应速度和推荐准确性,在学习者满意度、课程匹配准确率及创新项目孵化成功率方面均优于预期,展现了在智慧教育中的应用潜力。
海上风-浪联合发电结构体系研究进展与未来挑战
柯世堂, 毛竞竹, 王伯洋, 王文才, 黄国庆, 朱松晔
2025, 6 (1): 1-13.   DOI: 10.20145/j.32.1894.20250101
摘要54)      PDF (13932KB)(244)   
“海上风电+”融合发展新模式是我国未来风电发展技术的制高点,风能和波浪能联合发电是实现“海上风电+”这一高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最重要形式之一,而风-浪联合发电结构体系的研发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支撑和建设基础。海上风-浪联合发电结构体系是由叶片、机舱、塔筒、浮筒、浮子、浮台和锚链组成的多柔-刚体混合多体动力学复杂体系,时常遭受海上极端的台风、波浪、海流等多灾害耦合作用,如何保障风-浪联合发电结构体系的结构安全强度和体系稳定性能,是其深海化和大型化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亦被列为世界十大海洋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之一,成为国际风工程与结构工程领域的最前沿趋势与学科交叉研究热点。文章首先从浮式风力机结构体系和波浪能发电装置出发,分别概述了各自结构体系发展历程和研发现状;其次梳理了海上风-浪联合发电结构体系的概念设计理论与研发现状,着重介绍了风-浪联合发电混合结构体系的研究成果;最后从结构体系设计通用规范、双重非线性气动/水动荷载预测方法、体系降载减振新技术研究等方面提出未来挑战。
优化现代化都市圈发展情况分析及对策建议——以湖北省三大都市圈为例
李静, 李喜英, 梅雨晴, 冯玉娇
2025, 42 (1): 1-6.  
摘要72)      PDF (1198KB)(243)   
都市圈建设已成为国内外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都市圈内的各个城市通过优势互补共同促进高质量发展。为充分发挥都市圈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产业能级等方面的支撑作用,文章梳理了国内外重要都市圈发展实践,总结了其优秀发展经验,深入分析了湖北省都市圈的现状以及不足,就进一步优化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提出建议,主要包括持续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中心城市辐射作用、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完善市场合作机制。
1+X证书制度下新型活页式云教材在线编辑器的设计开发
杨冬雪, 白日东, 靳朝鹏
2025, 22 (1): 84-87.  
摘要33)      PDF (1050KB)(241)   
该研究设计并开发了基于1+X证书制度的新型活页式云教材在线编辑器,以满足职业教育中多样化教材的实时编辑、协作和输出需求。通过技术选型、功能开发、模拟测试,结果显示该平台在高并发场景下稳定高效,多用户协作和多格式输出表现优异,整体性能和用户满意度达到预期,为职业教育的数字化资源管理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基于CMOS图像传感器的智能摄像头设计
李思彤, 马清晨, 石飞燕, 周苏毅, 夏百花
2025, 22 (1): 19-23.  
摘要41)      PDF (4756KB)(240)   
当前,老龄化的人口问题、老年人的监护问题等日益成为社会的课题。鉴于中国独特的养老习惯——以依赖家庭和养老机构的养老模式为主,老年人往往难以应对突发的棘手问题。现在的视频监控系统大多由人实时监控。不间断的监控方式涉及老人不易接受的个人隐私问题。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文章设计一种基于视频的老年人智能安全监测系统。该系统在运作期间通过构建关键技术异常模式库,实现对这些异常模式的精准识别。这一举措旨在加速老年人安全监测技术的研发进程,拓宽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范围。
基于5G的智慧城市物联网架构设计
刘丹阳
2025, 22 (1): 125-128.  
摘要52)      PDF (5130KB)(236)   
文章设计并研究了一种基于5G的智慧城市物联网架构,重点探讨了数据管理与分析方法以及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在架构设计中,文章通过引入多层次的数据处理机制与复杂的安全防护体系,解决了智慧城市中多源异构数据的高效处理与传输问题。同时,文章提出了一种集成身份认证、数据加密、隐私保护及威胁检测的安全架构,通过数学模型详细解析了数据流处理的原理。分析表明,该架构在提升智慧城市管理效率、保障系统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尽管仍面临基础设施成本高、网络覆盖受限等挑战,但其在未来智慧城市建设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基于改进协同过滤的在线学习资源快捷推荐研究
高伟, 郭丹, 戴仁俊
2025, 22 (1): 94-97.  
摘要39)      PDF (1031KB)(232)   
文章针对当前在线学习资源快捷推荐矩阵一般为单学科目标推荐,覆盖范围较小,导致最终得出的RMSE值增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协同过滤的在线学习资源快捷推荐方法。根据当前的资源推荐需求,先进行资源特征提取及标签化处理,采用多层级的方式,扩大覆盖范围,设计多层级的资源推荐矩阵。在此基础之上,构建改进协同过滤在线学习资源快捷推荐模型,采用自适应推荐评估的方式来实现处理。测试结果表明:对比Spark平台并行化谱聚类算法在线学习资源推荐方法、深度学习的个性化学习资源推荐方法,针对200人、400人、600人、800人和1200人5个小组,此次设计的改进协同过滤在线学习资源快捷推荐方法,在不同规模用户组中均能获得较低的最终RMSE值,这说明资源推荐的效率和精度得到了明显提高,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江苏“数字工信”政府数字化转型探索与实践
朱涛, 毕作琳, 裴梧延, 肖捷
2025, 42 (1): 59-63.  
摘要41)      PDF (2267KB)(229)   
建设数字政府是基于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政府变革回应,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完善数字政府治理体系已成为政府改革的主旋律之一。文章研究表明,江苏工信部门从工作实际出发,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发展路径,通过建设数字工信一体化平台逐步构建起全省一体、上下联动的工作体系,政务服务质量、产业治理水平、机关运行效能得到显著提升,为下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础,对于政府数字化转型建设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面向Web的CAD数据在线解析方法研究
关颖, 童凌飞
2025, 22 (1): 55-58.  
摘要30)      PDF (3757KB)(228)   
CAD数据在自然资源和规划领域的应用范围较广,在Web端的应用则受限于CAD数据格式的转换解析困难。针对在线解析CAD数据的难题,文章重点以CAD原生的DWG格式为例分析了3种解析思路,阐述各种解析方式的优缺点,选取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服务器端解析方式,研究了服务器端解析CAD数据的关键技术,具体实现了CAD数据的在线解析。通过实验验证了FME Server在线解析CAD数据的效率更高,本研究为空间数据的动态解析和共享提供了参考经验。
LSTM与XGBoost混合模型在风力发电功率预测中的应用
陈大为, 张玮, 慕龙
2025, 22 (1): 63-66.  
摘要51)      PDF (1465KB)(227)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LSTM与XGBoost的混合模型用于风力发电功率预测。主要研究了LSTM模型与XGBoost模型的融合方法,通过LSTM捕捉序列数据的长期依赖关系,再利用XGBoost进行非线性拟合以提升预测精度。实验采用国家电网新能源发电预测大赛提供的公开数据集,使用平均绝对误差和决定系数等指标对模型性能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文章所提出的混合模型相比标准LSTM模型在预测精度和拟合能力上均表现出显著的优势。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研究
王倩丽
2025, 22 (1): 7-10.  
摘要40)      PDF (1406KB)(227)   
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管理面临着安全存储、版权保护、共建共享等诸多问题,区块链技术的独特优势为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与管理提供了一种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文章分析了目前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现存问题,探析了区块链的技术架构及其与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的契合度,构建了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资源多元共建共享平台架构、联盟链架构、数字资源生命周期的信息安全保护机制,以期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新生态提供新路径。
基于Qt的智能家居网关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王二飞
2025, 22 (1): 32-35.  
摘要36)      PDF (4279KB)(224)   
网关作为智能家居系统的核心设备,其设计和实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章对网关软件应用开发的软、硬件环境进行了简介,重点针对基于Qt的网关软件设计中的GUI设备状态监测、串口类设计、GUI主线程中延时设计问题给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基于Qt设计了网关控制系统,系统能够实现用户的注册、登录、密码修改等管理功能,可进行家电设备的单独控制和一键情景模式控制。文章依据网关软件设计流程进行软件开发并完成系统测试与分析。
下一代通信网中动态路由协议的可靠性分析与改进
张兴鹏
2025, 22 (1): 11-14.  
摘要41)      PDF (1433KB)(221)   
随着下一代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动态路由协议在网络传输中的作用愈发重要。但目前的动态路由协议存在着严重影响网络性能和可靠性的路由环路、路由抖动、收敛速度慢以及安全性不足等诸多问题。文章对当前动态路由协议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网络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揭示了这些问题的危害性并提出了预防和消除路由环路、减少路由抖动、加快收敛速度、提高数据传输安全性等相应的改进方法。案例分析验证了改进措施在实际网络环境中的效果。该改进措施为增强协议可靠性提供了一个实用的解决方案,以提高动态道路的可靠性,为下一代通信网络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参考。
产教融合背景下民办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研究
邓洋阳, 叶爱山, 刘芳, 李晓华
2025, 42 (1): 64-68.  
摘要27)      PDF (1120KB)(221)   
文章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产教融合背景下民办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各因素对民办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有所差异,政府支持与政策保障以15.00%的权重位居首位,校企合作机制、科研与社会服务的权重位居第2,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条件、校地资源共享3个因素处于中等水平,师资队伍建设、质量保障与评估反馈同样起到重要支撑和保障作用。据此,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更好地促进民办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数字经济发展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研究——基于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吴昊, 蔡子琪, 王大哲
2025, 42 (1): 16-23.  
摘要33)      PDF (1172KB)(221)   
文章采用2011—2021年28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熵权法衡量了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全面探究数字经济发展对就业规模、就业质量和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可以显著扩大就业规模、提升就业质量、改善就业结构。数字经济发展对东、中、西3个区域就业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差异,同时,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扩大“宽带中国”政策试点城市的就业规模并改善就业结构。文章研究表明,国家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应关注区域间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以此促进就业效应的提升。
基于云计算的高校就业指导信息服务平台设计与应用研究
尹典, 李清霖
2025, 22 (1): 41-44.  
摘要32)      PDF (2635KB)(221)   
随着高等教育体系的广泛覆盖及毕业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就业市场的竞争态势日益严峻。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核心已转变为如何创新性地增强学生的职场竞争力与就业率。文章旨在构建依托于云计算技术的新型高校就业指导信息服务平台,通过深度调研、精细化系统架构规划及功能模块的全面实现,整合了用户管理、个性化求职信息管理以及企业资源对接等多元化功能模块。实验证明,该平台实现了就业指导资源的即时分配与最优配置,提升了服务效率与响应速度,不仅拓宽毕业生求职渠道,还增强了就业信息精准推送与流通能力,促进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高效互动与深度交流,以无缝连接学生与企业的供需两端。
公立医院电子会计档案管理系统应用探索
张璇
2025, 22 (1): 67-71.  
摘要37)      PDF (2591KB)(220)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为适应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要求,推进高质量精细化管理,提高财务、审计、纪检、内部控制等方面的工作效率,公立医院须要依据会计档案管理的现行政策,借助信息化管理技术优化会计档案管理,尝试建立电子会计档案的智能化应用系统,节约纸质档案打印、传递、整理和存储的成本,从源头优化会计档案管理相关工作,为电子会计档案管理在无纸化、智能化和价值化方向发展提供支撑。
HHT算法在船舶轴系扭振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党艳, 陈智, 李艳能, 郭慧玲, 董晶
2025, 22 (1): 59-62.  
摘要29)      PDF (1430KB)(220)   
在分析实际测量信号的具体特征时,经常采用EMD分解法获取信号的各特征分量,但用此方法得到的各IMF分量包含了混叠模态信号,导致后续分解过程困难。为解决模态混叠现象对信号特征分析结果的影响,文章对中船重工某研究所采集到的某5缸机船舶轴系振动监测数据信息分别利用EMD分解方法和改进EMD分解方法即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法(EEMD)对其进行处理分析,从而验证了EEMD分解方法具有抗模态混叠的优越性能。最后,文章对分解的各IMF分量进行HHT变换,得到各信号的边际谱特征。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光伏场站智慧运维管理平台设计与应用
黄大巧, 王鹏飞, 丁娇
2025, 22 (1): 51-54.  
摘要34)      PDF (4391KB)(220)   
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太阳能光伏发电需求的增加,传统光伏电站的运维管理面临着分布广泛、数量众多和运行环境复杂等挑战。为解决这些问题,文章分析了传统光伏运维管理业务流程,创新性地融合了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设计并构建了智慧运维管理平台。该平台能够实时采集和监控光伏电站的运行数据,实现远程监控、智能分析和优化控制,从而提高运维效率,降低成本,保障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文章以萧山万鼎户用光伏电站为实践案例,展示了智慧运维技术的成功应用。这一实践不仅提升了光伏电站的运维管理水平,还为类似电站的运维管理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基于集成学习的发电行业数字化转型信息安全风险预测模型研究
刘晓晗, 罗今
2025, 22 (1): 80-83.  
摘要25)      PDF (2642KB)(220)   
为提高发电行业的信息安全防护水平,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文章利用集成学习,开展了发电行业数字化转型信息安全风险预测模型研究。文章首先识别发电行业数字化转型信息安全风险,确定安全风险等级与优先级;其次,从数字化转型原始数据中,文章识别并提取出对预测信息安全风险有用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文章利用集成学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对潜在的信息安全风险作出全方位的预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风险预测覆盖率上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均达到了98%以上的预测覆盖率,提高了对信息安全风险的预测能力。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公共管理类研究生培养路径研究
林耀奔, 祁天心
2025, 42 (1): 69-73.  
摘要30)      PDF (1132KB)(220)   
新质生产力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关键推动力,对公共管理类研究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机遇。文章通过深入剖析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分析其与公共管理类研究生培养的逻辑关联,探讨了知识驱动、技术创新、信息化和综合能力提升4个方面的作用机制。基于这些理论分析,从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实践环节、探索跨学科融合和培养综合能力4个方面提出了构建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公共管理类研究生培养路径的策略,为构建更加科学、高效的公共管理类研究生培养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新工科视域下土建类学生实践能力影响因素及培养途径研究
刘顺青, 梅岭, 徐浩青, 侯贺营, 王玉英
2025, 42 (1): 79-82.  
摘要31)      PDF (1735KB)(220)   
良好的实践能力是土建类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条件。为探索高校土建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提高学生自身能力与社会的融合度,在实践能力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文章通过分析影响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从专业课程体系、实验及实训条件、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以及校企合作4个方面对该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途径进行探讨研究。研究结果可为土建类专业学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基于Merkle哈希树的通信网络异常数据流自动识别方法
孙树垚
2025, 22 (1): 15-18.  
摘要34)      PDF (1551KB)(220)   
为解决通信网络在高异常数据比例下识别模型性能退化、F1值偏低的问题,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Merkle哈希树的通信网络异常数据流自动识别方法。对通信网络数据流进行预处理,以消除噪声和冗余信息;通过设定合理的阈值对异常评分进行比较,从而提取出关键的异常数据流特征;利用Merkle哈希树,建立一个高效的异常数据识别模型,该模型通过哈希树节点的连接机制,在层级间有效传递信息,实现对通信网络中异常数据流的自动识别。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方法,基于Merkle哈希树的通信网络异常数据流自动识别方法在各个数据集上的表现更为优越,特别是在数据集4中,取得了0.93的F1值,证明该方法识别通信网络异常数据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几乎无遗漏。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逐日自动控制
姚鹏飞, 陈蒙娜
2025, 22 (1): 24-27.  
摘要28)      PDF (1238KB)(220)   
常规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逐日自动控制监测节点部署多为单节点局部覆盖模式,导致得出的功率损耗比增加。为此,文章提出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逐日自动控制方法。该方法采用多点位监测,采集实时监测数据,进行太阳跟踪轨迹与角度计算,构建光伏发电改进粒子群测算逐日自动控制模型,采用全局最优对比和反馈调整的方式实现自动控制。结果表明,应用文章方法得出的功率损耗比相对较小,控制效率明显提升。
“一网通办”平台房屋结构改造功能设计
方钟亮
2025, 22 (1): 36-40.  
摘要32)      PDF (6222KB)(219)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战略,对既有建筑装修改造成为城市建设更新的重要特征之一。文章结合昆山市具体实际,阐述了依托投资建设“一网通办”平台开展房屋结构改造安全行政许可、房屋结构改造竣工图查询业务的功能设计,通过整合“一网通办”基础支撑能力,充分发挥电子签名、电子印章和电子证照等功能,实现了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开通了全流程网办服务,降低了办事成本,群众办事“零跑动”,为城市更新和数字政府建设高质量发展打开新空间。
档案信息资源管理赋能企业创新管理研究
张义奇, 朱进, 薛蕾, 汪木兰, 徐浩
2025, 42 (1): 100-106.  
摘要35)      PDF (2742KB)(219)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档案管理正从传统保管向智能服务转型,档案数据已成为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信息资源。文章探讨了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如何赋能企业创新管理,系统梳理了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与企业创新文化管理的研究现状,并构建了档案信息资源赋能企业创新管理的模式框架。通过分析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的创新管理实践,文章提出了基于档案信息资源的企业创新管理实施路径,构建了创新管理支撑体系。研究结果表明,科学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为企业创新管理和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的知识支持。文章不仅拓展了档案价值挖掘的研究维度,还为企业创新管理模式的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长江沿线工业用地变化及时空差异分析——以江苏省内段为例
王海君, 夏斯雨
2025, 42 (1): 124-127.  
摘要28)      PDF (1130KB)(219)   
为完成长江大保护战略部署,加强对长江生态环境的保护,各地区应及时调整国土空间规划和产业布局。文章分析了江苏省沿江地区2016—2022年工业企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变化以及沿江5 km、10 km、15 km范围内工业企业数量及规模变化,发现江苏沿江区域治理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工业企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升,沿江区域工业企业数量尤其是化工企业数量呈减少趋势。
协同理论视域下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拓展机理研究
王建, 陆颖
2025, 42 (1): 74-78.  
摘要28)      PDF (1424KB)(219)   
分析产教融合的拓展机理,对于破解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构建产教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协同理论和产教融合具有较高的适切性,可以明确产教融合实施主体的主要责任和义务,可以规定产教融合实施过程中的利益分配情况,可以描绘产教融合的运行状态。文章分析了产教融合的现实困境,并以人才培养交流为产教融合的耦合点,详细说明了产教融合的纵向拓展机理及发展对策。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从人才培养交流向产教融合研发的横向拓展机理及策略,最终构建了一点深入、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产教融合发展新机制,研究成果可为产教融合的进一步深化提供借鉴。
基于边缘计算的发电行业数字化转型模型方法研究
陈忠勇
2025, 22 (1): 114-117.  
摘要23)      PDF (1546KB)(219)   
为提高电网发电中的能源转换效率,推进发电行业的数字化发展,文章引进边缘计算技术,开展发电行业数字化转型模型的构建研究。文章根据发电企业的实际需求,确定采集数据的类型,进行发电行业数字化生产数据的采集;利用采集的发电行业生产作业数据,引进边缘计算,进行电力生产调度的设计。文章明确电力生产过程中存在多种约束,选择混合整数线性规划算法,将发电行业数字化转型中的电力生产最优调度作为目标,生成基于多约束条件下的数字化转型模型。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设计方法应用后的能源转换效率显著提升,呈现出提升趋势,说明该方法可以实现对发电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全面推进。
基于探通识共生的无线自组织网络快速组网协议
杨雪洲, 周志恒, 包庆红
2025, 22 (1): 118-124.  
摘要30)      PDF (2590KB)(218)   
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将通感一体化技术应用于无线自组织网络的组网过程中,以加快组网速度。但是,现有方法要么将探测和通信分时工作,要么以吞吐量为约束选择一体化波形,导致这些方法难以满足组网信令对更大覆盖范围和更少传输次数的要求。针对此,文章充分考虑组网信令数据量小、传输频率低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探通识一体化的无线自组织网络组网方法。在该方法中,数据按照设计的帧格式被调制在雷达信号上,以充分利用雷达信号窄波束、高威力的优势。同时为了实现双向信息交换和身份识别,文章方法进一步将敌我识别(Identify Friend or Foe,IFF)机制应用在探通信号上,给出了探通识一体化信号的发送和响应原则。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证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文章方法具有更快的组网速度和更小的信令开销。
多模态下的手写识别信息特征精确预测研究
曹意, 李建辉, 刘辉, 陈瀛, 吴倩倩
2025, 22 (1): 88-93.  
摘要28)      PDF (6136KB)(218)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可穿戴和移动设备的快速发展,空中写作逐渐成为新型人机交互(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HCI)的研究热点。最新的研究均阐述了基于Wi-Fi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的空中手写识别技术。该技术具有灵活部署和更少设备成本等硬性约束,在智能家居、医疗保健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当测试环境发生变化,该技术在Wi-Fi环境下所能达到的识别性能迅速下降,此时,单纯使用以CSI为基础的手写识别技术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为此,文章引入一种与环境无关的手环加速度模态,通过对CSI模态和手环加速度模态进行融合,优化了信号处理方法,从而实现空中手写信息有效特征的精准预测,解决了环境变化带来的手写识别研究的局限性问题。
基于绿波带控制策略的交通流量优化模型
赵兴文
2025, 22 (1): 76-79.  
摘要33)      PDF (1751KB)(218)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机动车数量的迅速增加以及旅游出行范围的扩大,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和停车位不足问题愈发突出。文章以一个某地区车流量较大的路口数据为例,分析其周边道路的交通流量情况,针对此情况采取基于绿波带控制策略为该区域提供合适的交通流量优化方案改进交通管理措施,为改善交通流量提供一种优质的解决方案。
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及创新改革
尹二林
2025, 42 (1): 83-86.  
摘要28)      PDF (1032KB)(218)   
信息素养是察觉、评估、分析与利用资讯的能力,通识教育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受教育的人”。文章通过对通识教育和信息素养内涵以及两者关系的梳理,采用问卷调查法、实证研究法和网络调查法对国内部分重点高校开设的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的教学对象、教学模式、学分等进行全方位调查,实证国内通识教育视角下信息素养课程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以期探索一种通识教育和信息素养教育和谐发展的教学方式,构建信息素养教育健康发展新体系。
基于信息技术的档案人才“1+X”证书制实施路径研究
李翠艳
2025, 42 (1): 87-90.  
摘要24)      PDF (1046KB)(218)   
文章旨在探讨基于信息技术的档案人才“1+X”证书制的实施路径。通过对相关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案例的分析,阐述了“1+X”证书制在档案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从证书体系构建、教学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实施路径,以期为提高档案人才的信息技术素养和职业能力提供参考。
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机制建设研究
张渊
2025, 42 (1): 91-95.  
摘要38)      PDF (1132KB)(218)   
随着第四科学研究范式的到来,数据素养已成为当今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项能力。高校图书馆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场所,也是培养学生数据素养的重要平台。然而,当前高校图书馆的数据素养教育机制尚不完善,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文章通过对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数据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建设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机制的相关策略和措施,以期为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数据素养教育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
高校图书馆短视频服务创新策略研究
廖书语, 王军
2025, 42 (1): 133-136.  
摘要27)      PDF (1132KB)(218)   
短视频平台成为大学生云学习的场域,利用短视频平台开展知识服务成为高校图书馆关注的议题。文章首先从短视频运营视角切入,通过分析高校图书馆抖音平台的运营现状及问题,提出深耕内容主题、联动社交媒体平台、调研用户心理等运营思路;接着从高校图书馆的视角出发,针对信息情报服务、阅读推广、宣传等不同方面提出了短视频服务创新策略,以期为高校图书馆短视频服务提供参考。